诸佛庵镇电影院老建筑改造设计|一个历史场所的传承与重生

提示:点击图片可以放大

诸佛庵影剧院,历经六七十年的岁月洗礼,建筑及内部设施保存依旧完好。如今作为诸佛庵镇极具代表性的精神符号,静静的矗立在镇政府的正东侧。影剧院斑驳的外立面难掩昔日的光辉岁月,脱落的墙面破碎的木格窗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经历了几代人的故事。

“国办电影队全民性质的电影放映单位。全县有7个国办队分布在较大的集镇上,有固定场所,能经常售票放映。以诸佛庵电影队的放映场所——诸佛庵影剧院的规模最大,放映厅有600多座位,使用35毫米放映机。1985年开始放映立体电影,是全省第一个放映立体电影的农村电影队。其余6个队使用16毫米放映机。”

项目地处镇政府东侧,地块占地2600平米,建筑面积985平米,层高梁下6米,屋脊9.8米,毛石地基,青砖墙体,人字坡钢架大瓦顶。正面马头墙。诸佛庵影剧院作为诸佛庵镇的地标建筑之一,早已成为几代诸佛庵人的记忆,和家乡的符号,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象征和历史意义。在做改造设计的时候,我们将怀着敬畏之心,大胆构思,谨慎落地。从功能和形式上探索新的定位,让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,成为迎合和引导当地镇民生活的新地标。

老旧建筑的活化重生,是乡镇更新的星星之火。建筑重生不是单纯的把墙刷白,种些花草。根本上,是要解决人的问题,让人与废弃的老建筑重新发生关联。通过场所的更新,对村民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形成改变,潜移默化的影响村民的意识观念,才是场所更新的核心意义。“建筑学的美是一种真实的美,是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真实构造的美,而不是一种化妆或整容的美”因此对建筑本身的改造应该充分尊重建筑原本的结构,保留原建筑核心符号,具有时代特征、功能特征的建筑本身的美。要秉承保护优先,以人为本的城市双修原则,努力做到功能和空间的更新延续,而不是简单的打破、重塑。设计语言上体现原有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共存与对话,使得建筑成为内在和谐、形态统一、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生命的可延续空间。

曾经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追求民族的独立和解放,诸佛庵有近千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曾经云集了皖西机械厂、红星机械厂、江北机械厂、皖西化工厂四座军工厂,诸佛庵也因此成为当地著名的“小上海”和当地“最大城市”。有江北最大的竹海,毛竹种植面积达15万亩。华东地区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,有霍山县历史上八大景观之一的“松山瀑布”、全县三大景区之一的“仙人冲系列景点”,还有“美人酣睡”、“大小风洞”、“西石门”、“冰坑”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。是皖西茶谷的重要组成部分,现有岘春园茶公园景点。

历史功能是电影院,兼顾剧院演出和会议功能,是特殊年代的重要文化设施,也是地标建筑,现在还完整保存了较为完好的功能布局。影院,剧院是其最显现的文化基因;另外,对于诸佛庵镇,15万亩毛竹园是区域地理最大的形象符号,我们尝试在建筑空间改造中将这2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思考。再适当植入茶文化空间作为点缀穿插。


联系博仁contact us

上海设计中心:上海市华江路1078号,北虹桥时尚创意园s-2#2f

合肥设计中心:合肥市潜山路888号,百利中心7f

设计咨询:186-1623-3392